欢迎访问医疗资讯网!
手机版

医疗资讯:了解一下2020医疗新风向在哪里?

时间:2020-03-04   来源: 浏览:

2020年伊始,中美两大经济体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蓄势待发,央行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大环境的利好让一级市场看到了希望。相较于其他行业,医疗健康一直展现出抗周期的实力,被越来越多人视作“黄金赛道”。

回顾过去,医疗健康行业新近出现了众多影响深远的政策:药品集中采购、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医保深化改革、推进DRGs试点、多元化支付等等。在这些政策的驱动下,催生了一些可能在2020年值得关注的细分赛道。

与此同时,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投融资节奏,我们看到很多企业现金流吃紧,也看到很多投资尽调的步伐放缓。

那么,2020年将会有哪些行业变化?什么细分行业更受资本青睐?突发疫情给市场带来了什么变化?36氪访问了十余家投资机构,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洞见。

2020年投资主题

近年来国家政策鼓励科技创新,科创板更是给予了创新型企业上市渠道,在这个大环境下,企业的科技创新力成为了重要衡量标准。2020年,行业普遍看好创新医疗器械和全球化的创新药,预期会创造很大投资回报。受分级诊疗、医保改革等政策驱动,基层医疗、商业健康险受到投资人青睐,此外,具备消费属性的医疗服务、医疗美容行业也值得看好。

启明创投:2020年会是投资机会更大的一年

2020年我们会看好几个细分领域,一是创新医疗器械。中国医疗器械已经到了创新的拐点;二是全球化的创新药。新药的壁垒很高,真正中国做创新药的公司不会很多,但是这是很有意思的领域,会创造很大回报的领域;三是人工智能的各产业应用。应用上还是会继续跟很多产业结合,人工智能确确实实对很多产业会发生很大的影响;四是SaaS和云技术。会产生很多的应用,跟技术在一起。

启明创投有一个特点,我们在TMT和医疗健康的投资各占50%,我们可以从行业本身来看一些机会,跨界联手投资。国家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利好创业和投资。我相信中国创业公司的估值和格局在变化,中国很多好的创始人潜力远远超过想象,2020年会是投资机会更大的一年!

斯道资本:关注基层市场医疗需求,实现普惠医疗

斯道资本中国医疗基金主要关注4个投资领域,分别是新药研发、医疗器械、医疗信息技术和医疗服务,以构建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这是基金的长期投资策略,但我们也根据市场的发展适当调整。比如我们近期进一步关注基层市场的医疗需求,研究如何做普惠医疗,满足基层患者的需要。如我们之前投的邦尔骨科,便是以三、四线城市为服务对象,为城镇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而福村宝,便是专注村镇层面的医疗支付解决方案。

奇迹之光创投基金:提升对创新疗法与药物筛选技术的关注

2020,奇迹之光仍然会重点关注生命科学以及精准医学领域,包括分子诊断、质谱平台与应用、合成生物学、创新CDMO、基因编辑、免疫疗法、细胞疗法、新型药物筛选平台等创新技术。与往年比,2020年总体关注的细分领域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在诊疗总体平衡的基础上会提升对创新疗法与药物筛选技术方面的关注。

奇迹之光的基本逻辑是支持原创前沿技术驱动的公司,而非单纯的商业模式创新型公司。我们认为技术突破能创造新的增量市场,同时也会一定程度改变或影响原有市场的商业格局,因此我们愿意对生物医药有前瞻性突破技术创新给予更多关注。

最近,随着注册人制度的推进、NMPA的改革以及CDE审评的加速,政策监管层面对创新型药物投资有重大利好。而国内基础科研实力的逐步提升,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不断引进,国内CRO/CDMO产业不断完善也为创新药物的成功研发打下基础。我们看好创新药物在国内的发展。

 

銘丰资本:布局有全球独立IP、技术区别性强的平台技术公司

今年我们持续看好医美上中游真正具备核心价值的企业。医美是个弱周期的赛道,目前我们还没看到外部有什么因素持续影响这一赛道的前景,近期的新冠疫情是一个因素,但显然是一个短期变量。此外,眼科和整形外科,这两个带消费属性的医疗服务板块一直是我们的投资重点。

2020年医疗健康赛道出现了变化,我们认为PD-1和生物药的第一个黄金投资时点已过,因此接下来我们会开始布局拥有着全球独立IP、技术区别性很强的平台技术公司,进行长期的价值投资。

至于今年的项目估值,我们判断,估值肯定会出现分化,这表现在普通项目的估值可能会有所下降,但核心、优质项目的估值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化。

易凯资本:看好学科专业相关的医疗服务

2020年,因为医疗服务企业发展符合这个领域行业的发展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次融资能够支撑企业未来1到2年的发展,如果企业的运管和现金流又相对不错,那两次融资的间隔周期就会相对比较长。

因此对于刚需型和消费型医疗服务这些较传统的医疗服务业态来说,市场热点的转变不会非常快。我们在2020年仍然看好学科专业,比如心血管、神经系统学科、骨科以及眼科、五官科、医美、口腔等赛道及相关的企业公司。

另外,由于医疗服务行业是受到政策驱动和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在2019年中,“4+7”、药品一致性评价、医保改革DRGs的试点、多元化支付等等, 也催生了一些可能在2020年值得关注的细分赛道:

(1)受“控费”影响较大的医院资产类企业中,单体医院的发展可能需要采取更集约的运管制度,或者加入到拥有更多同质资产的能够以统一供应链管理药占比和耗占比的医疗集团中来。

(2)医保改革对于主要收入来源为医保的医疗服务企业,短期内会形成收入和成本控制上的压力,但是中长期随着服务提供的效率提高,成本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仍然会凭借具有规模的收入利润以及稳定的增长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3)多元化支付的趋势下,健康险服务企业也仍然会是2020年受追逐的热点项目。

当医疗投资遇上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疫情来袭,在各行各业都受到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的情况下,医疗却是获得显著利好的“特殊行业”,无论是诊断试剂盒、诊断设备、治疗药品和普通耗材,还是智慧医疗服务,都成为今年颇受市场欢迎的“香饽饽”。

此外,尽管还有一众企业被打乱了投融资节奏,面临企业现金流吃紧和复工延迟的难题,但这依然不影响医疗这一“黄金”赛道受资本追捧的程度,仅仅只是投资尽调步伐放缓;也有不少投资人认为,疫情是检验企业能力的试金石,疫情过后,市场也会对其给最真实的评价。

 

2020医疗新风向在哪里?我们采访了12家投资机构

图片来源:拍信图库

斯道资本:行业马太效应显现,初创公司原始商业逻辑或改变

本次疫情的影响将是长期的,由于全国范围的隔离措施,经济复苏将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期间也可能出现一些显著的商业模式变革。在重监管的医疗行业,中央和各地政府在疫情之后会有怎样的改革措施,将深刻影响市场的走向,这将增大创业和投资的不确定性。

可以预见,至少今年上半年整体资本市场会非常保守,初创企业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而疫情过后,各细分市场的集中度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增大。

斯道资本会适当地调整投资策略,重点考虑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对初创公司原始商业逻辑的影响甚至改变,这会是一个持续迭代的思维实验;此外,斯道资本的长期价值投资策略不会有本质的变化,也不排除在各细分领域对优秀的头部企业加注的可能性。

高特佳投资:POCT市场扩容,第三方检验力量凸显

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暴露发热门诊快速诊断能力不足,县级医院发热门诊普遍没有按照要求标准落实,在这个背景下,检测需求凸显,更加便捷、小型化、适合快速诊断的POCT即时检验,很可能成为下一个爆发点。

长期来看,POCT产品在发热门诊的应用将越来越多,全国31个省份,共设置发热门诊1.5万个,涉及的产品包括小型生化仪、血球仪、小型封闭式自动化PCR设备、微流控设备等。若以常规状态下平均每个发热门诊每天接诊20人次、每人次POCT相关产品收费50元保守计算,则每年将是54.75亿元的市场增量。也就是说,快速小型诊断的POCT设备培育的使用习惯在加速发展。发热门诊很可能会成为继心内科/胸痛中心之后的下一个POCT市场扩容点。

同时,PCR试剂盒作为重要确诊方式,也在疫情下大量普及至基层医疗。疫情过后,疾控中心、公立医疗机构很可能会加大PCR实验室的建设、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未来PCR检测很可能会更加普及,进而继续延续分子诊断板块的高增长速度。每家企业的质量和临床效果都不尽相同,长远来讲一定是研发渠道平台比较好的头部企业收益。

发热门诊、危急重症ICU病房、单独隔离院区的建设,将在未来几年带来额温枪、小型生化/免疫检测仪、带CPR检测的血球仪、血气分析、血氧仪、监护仪、超声、呼吸机、雾化器、制氧机、输注泵、移动DR、便携超声、血球仪、传染防护耗材等医疗设备及耗材的大量需求,相关医疗设备市场将进一步扩容。

奇迹之光创投基金:下半年优质项目或得到更多基金的橄榄枝

疫情的发生可能会对大部分投资机构的投资节奏带来影响,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首先恢复的是已经完成评估等待交割的项目,部分资金不太充裕的项目可能会面临较大的运营压力,以估值折让换取融资速度,资金相对充裕的项目更多的是面临研发进展与销售滞后的挑战。

另一方面,基金也存在既定的存续期与投资压力,下半年优质项目或得到更多基金的橄榄枝。

约印医疗基金:疫情是检验企业实力的试金石

短期来看,疫情对二级市场已经有了明显的影响,比如IVD诊断,第三方检验、医疗设备、防护耗材等的上市公司,都有不错的表现。

在一级市场上,我们一方面关注短期的价值和表现,同时也会关注长期的价值和竞争力。

具体来看,首先,新冠肺炎检验的金标准还是核酸检验,针对相关的设备、耗材、试剂我们会特别关注一些;第二,生命支持相关的受追捧,包括设备、仪器,影像设备等,相关领域有临床价值和技术壁垒及长期价值的项目我们会关注;第三,在智慧医疗相关的领域,疫情也涌现出了局部投资机会,长期非常利好。作为一支专注医疗领域的投资机构,约印会在短期内密切关注投资机会,但不会跟风,而是长期的进行行业研究和投资。

总得来看,疫情是试金石,企业是不是好、是不是能帮助解决疫情一下子就能看出来;此外,疫情过后,中国未来对公共卫生、医疗资源建设的关注和投入会进一步加大,未来医疗领域的投资将迎来一波机会,同时,这个机会也将带动行业上中下游也会出现一些变化,我们也会密切关注。

 

銘丰资本:加大对战略级细分行业、前沿生物技术、病毒防治的关注

突发的新冠疫情会促进我们对战略级细分行业、前沿生物技术、病毒防治等领域进行投资。

当然,疫情对投资机构的工作步调产生了影响。例如我们的投资节奏肯定会在一二季度有所放缓,正在进行的一些项目投资、尽调会有一些延迟。但预计到了5月份以后,这样的影响会逐渐消散。

易凯资本:创新疫苗行业迎来风口,但医药投资逻辑基本不变

新型创新疫苗行业迎来风口。新型疫苗包括新型冠状疫苗、SARS疫苗、流感疫苗等,产品研发具有高壁垒、周期长、高回报等特点,本次疫情在民众中造成极大的恐慌心理,对流感等2类疫苗需求将快速增长,拥有创新性疫苗佐剂技术平台的企业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总的来说,本次疫情属于突发事件,不会根本改变医药投资逻辑。从非典的经验看,随着疫情形势的逐步明朗,各项经济活动回归正常,医药需求作为刚性需求,疫情结束后需求会快速修复,医药工业投资将回归正轨。长期来看,医药板块的长期成长逻辑未变,疫情带来的冷静期反而是头部投资机构布局优质公司好时机。

细分赛道洞见

生物科技与医疗器械:看好创新医疗器械、全球化的创新药

 

  • 经纬创投:追逐“更好”的药、抓住进口替代机会

     

生物医药领域的很多热点来得快,去得也快,成为热点的时候估值也比较高。经纬并不盲目追求热点,而是在它们还不是热点的情况下,发掘潜在机会,比如我们会主动去看科研论文。经纬认为,人的疾病谱是既定的,针对这些疾病不断会有“更好更创新”的新产品出现,譬如安全性更好、疗效更好、给药更方便。以糖尿病治疗为例,口服小分子药的出现势必能颠覆市场。经纬主要捕捉这些“更好更创新”的产品。

此外,体外诊断也具有重大的布局价值。目前在IVD领域,国内外差距越来越小;另外,结合中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特性,基层医疗不断推进,国内出现了一些有中国特色的产品,比如POCT在国内的普及率就比国外广。

此外,进口替代的机会也很大,随着越来越多优秀海外人才的回流,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具有世界创新性的优秀标的浮出水面。

2020医疗新风向在哪里?我们采访了12家投资机构

图片来源:拍信图库

  • 斯道资本:关注疗效、成本、效率的提升

作为早期投资人,斯道资本还是以5-10年的眼光来看行业的发展,发掘真正能够在疗效、成本、效率等方面实质性帮助医患和提高医疗体系效率的新技术、新产品。

在医疗器械和诊断方面的投资,我们看好从临床实践的未满足需求出发的平台型的企业,这些平台将在以下3方面创造股东和社会价值:1)高质量进口替代,2)符合中国国情的自主创新,和3)拥有独特竞争力的国际化。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分子诊断、人工器官替代(如ECMO,CRRT,人工肝)都是典型例子。

在生物科技和新药方面,在经历了过去两年政策、市场以及投资环境的快速变化后,医药领域将面临一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医保招标价格的下行压力和进口药的加速上市批准,促使投资的重点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药公司转移,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创新公司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途;另一方面,巨大的市场和尚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期待更安全、有效的创新药能够尽快在国内上市,造福患者,拥有强大的临床、生产和商业化能力的公司将在这方面显现优势。

从疾病领域来看,肿瘤还将依然是一个关注点,特别是新型的免疫治疗,但是,其他非肿瘤领域也会越来越受到关注。这次疫情充分体现了抗病毒和抗感染领域的临床需求,相信这一领域也会引发创新与投资的热情。

  • 北极光创投:中国医药出海是大势所趋

站在中国的角度来看,医疗健康在GDP占的百分比会继续高速增加,中国创新的产品会愈来愈多,中国的医疗改革会有进步。医疗健康是中国未来二三十年会发生很大变革的行业,未来百亿美金的企业,很多会来自生命科学,健康医疗领域。

十年后,人口老龄化肯定是巨大的问题,蕴藏着很大的机会,我们也一直在关注;中国医疗出海肯定是个大趋势,会有愈来愈多的企业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整合也会发生;中国的生物制药行业正在从仿制药加速迈入创新药时代,本土医药企业将参与国际竞争;以基因治疗、免疫治疗、肿瘤免疫等为代表的前沿生物技术领域也是医疗健康领域的局部热点。

  • 联想创投:关注手术机器人和高端设备的国产替代的机会

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联想创投关注手术机器人和高端设备的国产替代的机会。手术机器人领域,中国有弯道超车的机会,从腹腔手术机器人到神经外科、骨科、心血管、眼科等,都有很多创新和突破的机会;其次,这次疫情的影响,医院内的其他辅助及服务机器人未来也会得到大力的发展,比如药房机器人、消毒机器人、康复机器人、陪伴看护机器人、物流机器人。

此外,联想创投也会关注未来创新生物科学科技或生物材料等前沿科学领域的研究,进行早期的孵化和布局:比如脑科学、细胞治疗、合成新材料、人造器官等。

  • 约印医疗基金:技术的成熟度和延展性是关键

 

对于生物医药领域的新技术,我们会做系统梳理,也是我们约印最近重点的投资领域,细分领域包括基因治疗、肿瘤免疫、再生医学、创新药等,会重点关注学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距离,尤其是评估这些技术在海外的应用程度、技术成熟性、延展性(平台型技术)、阶段等,并以此来选择标的。

  • 奇迹之光创投基金:POCT、创新药、新型疗法未来仍可期

在医疗器械、医药、生物科技三大板块均有值得关注的细分领域:比如医疗器械里的即时诊断技术、基层POCT等,疫情下快速检测领域价值凸显,带来了新的关注和机会;医药领域里1.1类新药研发,受国家政策东风影响,这一领域在未来会有长足发展;生物科技领域里的新型疗法,近年来的技术突破让治愈传统药物治愈不了的疾病成为可能,如基因疗法和细胞疗法,未来该领域的增长仍然可期。

  • 銘丰资本:关注创新药、疫苗和新生物技术

生物药创新药领域、疫苗领域、新生物技术和三类医疗器械,这几个方向值得关注。生物药创新药领域是长达20年的长线逻辑,疫苗是解决病毒的最有效手段,新生物技术可能是21世纪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三类医疗器械主要是进口替代逻辑。

智慧医疗:商业场景是关键,建构“闭环式”的医疗服务

  • 联想创投:构建上下游产业链相结合的智慧医院系统

围绕医疗大数据构建生态,从医院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进行产业布局,构建上下游产业链相结合的智慧医院系统。联想创投在相关领域已经有了不少的布局,包括医院的信息化,也围绕的AI医疗影像展开布局,覆盖病理、脑退化、糖尿病筛查等领域。未来,联想创投也持续看好在这个领域与医疗设备结合比较紧密,能完成闭环的快速商业落地的项目;也会积极寻找中国医疗体系产业机构变化带来的新物种的机会,比如创新医疗支付、医疗服务变革等。

2020医疗新风向在哪里?我们采访了12家投资机构

图片来源:拍信图库

  • 约印医疗基金:产生好的商业场景仍是关键

 

智慧医疗和互联网医疗经过这么多年发展还是有很大挑战,包括政策、商业模式及用户粘性等,这与医疗本身的属性有关。短期内,疫情对这个行业会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约印也会关注在某个具体领域的机会。

但长期来看,企业是否能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医疗产能,影响的是院内还是院外,问诊还是康复,公共卫生还是临床都需要仔细评估,并基于此来看待企业的价值。另外,智慧医疗是为提供医疗服务增量的大方向是不变的;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关注新技术(譬如5G)落地,但产生好的商业场景仍是关键。

  • 奇迹之光创投基金: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符合真实需求的智慧医疗场景才能经住考验

疫情之下,部分医疗上的应用场景发生改变,用户“被迫”提前尝试新的智慧医疗工具和手段,可以说疫情为教育新市场、教育新用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但疫情结束后,场景将回归常态,只有那些具备真实需求的智慧医疗场景才能经受住考验,进入发展快车道。

  • 幂方资本:医疗服务迈向智慧化

单以本次疫情影响来看,互联网平台对疫情教育、病人分流、医患关系的维护都有效果,这使得一些原来并不重视线上平台搭建的医疗机构认识到互联网平台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幂方资本新兴医疗服务组认为,除了互联网平台的搭建,医疗数据、网络、智能设备的发展都加速了智能化医院的形成。 面向医生“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面向管理者的“智慧管理”,面向医院“智慧设备,都是值得关注的领域。

医疗服务:服务老龄人群和高净值人群,横向扩张并购加深

  • 斯道资本:高质量私立医疗服务和有待进一步发展的专科值得重点关注

医疗服务是长期的投资,我们持续看好这一方面的发展。高质量的私立医疗服务对面临沉重压力的公立医疗系统是一个有效的补充。在疫情对经济和民生的影响下,我们认为要回归医疗本质和刚需,提供针对主要危疾,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的医疗服务会是一个方向。

另外,本次疫情让大家充分意识到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包括各地区之间、发达城市和基层之间的不均衡,以及不同专科之间的不均衡。如何让基层老百姓也能合理就医与用药、为他们提供足够、优质的医疗保障将会是一个发展重点,当中也包括对基层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等。

同时,我们也关注国内部分有待进一步发展的专科领域,譬如东方启音所针对的言语障碍和自闭症儿童评估与康复训练服务。在胶着的抗疫过程中、乃至疫情平稳后,也会出现大量PTSD患者和心理干预需求,斯道也关注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投资机会。

  • 约印医疗基金:顺应老龄化和消费升级趋势

 

约印认为,从大方向上看,民营医疗是不会有问题的,无论是中国的老龄化还是消费升级,以及公立医院改革对医疗需求的释放,都给了民营医疗机构更多机会。虽然短期内退出难、A股不顺畅,但相信中国医疗服务未来会有更多政策支持,尤其是具备消费特点且医保不覆盖的会得到很多鼓励。从约印的角度来看,更关注符合老龄化和消费升级趋势,且单店财务模型清晰、财务状况良好的标的。

  • 易凯资本:横向扩张并购趋势加深

2020年,随着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磋商阶段性成果的落实,加之一定的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影响,资本市场有一定程度回暖的趋势,在疫情加速发展之前,二级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积极表现,那这种趋势可能会随着疫情的结束而进一步释放出来,并传递到一级市场中来,加之医疗服务行业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周期性质,交易的活跃度也就会随之稳中回升了 。

在过去的一年,一级市场中,医疗服务私募融资交易完成了44笔和215亿元,比去年的116笔和200亿,交易数量虽有减少但交易金额有所增加,单笔交易金额较2018年增长183%。所以,可以预计2020年医疗服务交易数量会比去年有所增加,交易的活跃度会增大。

另外,医疗服务经过近10年的发展,行业龙头企业头部效应日渐清晰,或者相关赛道玩家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在业内逐渐出现相关的并购类交易机会,交易的发起有可能是行业头部企业发起的横向扩张并购,也有可能是资本对某赛道的战略投入和布局发起的收购,也有可能是同业内的玩家为了抱团取暖整合市场份额而发起的合并。

2020医疗新风向在哪里?我们采访了12家投资机构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创新支付:商业健康险仍然是蓝海

  • 蓝驰创投:关注垂直健康险服务网络的产品创新和有助提升服务体验的新技术

创新医疗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既不是用户体验,也不是满足用户需求,而是缺乏有效的支付方,从而无法形成良性的盈利模式。

蓝驰创投认为,尽管我国健康险过去几年保持超30%的复和增长率,但仍处在爆发前夜,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变化、人均GDP的增长及政策方面新的《健康险管理办法》的引导,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基于垂直健康险服务网络的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也将有更多资本、保险行业、创新企业加入,共同做大健康险市场。

因此,蓝驰也更关注垂直健康险服务网络的产品创新、健康管理机会。2019年11月12日,银保监会发布新修订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我们也看到了两个核心要点:

  • 首先,“健康保险产品包含健康管理服务成本比例上限能提升到净保险费的20%”,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变化。因为,健康险最终不是只销售产品,更需要结合服务,形成完整的服务闭环。要更好地提高客户满意度,就一定要和服务、健康管理结合。

  • 其次,健康管理服务成本上限的升高,意味着我们将看到更多基于垂直服务网络的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作为风险投资机构,我们将高度关注这个过程中的市场机会。

  • 此外,蓝驰也关注新技术,以赋能平台提升健康险服务体验。目前很多保险公司发展健康险业务时也很担心风控问题,希望获得更好的技术支持,使得健康险的产品设计、销售、核保核赔、运营、理赔服务等,通过新系统的或者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运用,提升服务体验。这对于创新的技术赋能平台而言,这就意味着更多机会。

不过,蓝驰也认为,健康险的爆发才或许刚刚开始,要做大市场必须要结合多方参与者,创业公司不能仅依靠自己的创新模式或技术。无论是保险行业从业者,风险投资机构,还是拥有场景、数据或者服务网络的创业者,只有将各方资源汇聚起来,才能共同把健康险市场的蛋糕做大。

2020医疗新风向在哪里?我们采访了12家投资机构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医美

  • 銘丰资本:看好医美上中游具备核心价值企业

銘丰资本看好医美上、中游的创新型填充材料、创新型技术、服务端等板块,尤其是医美上、中游真正具备核心价值的企业。

全球范围内医美上游创新型技术、填充材料的优质资产是呈现稀缺状的。而中国医美上游的稀缺感则更为明显。虽然目前已经有了例如华熙生物、昊海这样的个别龙头出现,但鉴于中国医美市场近24%的年复合增长率,还远远不够。

未来5年,在中国其实非常有可能产生类似艾尔建这样的医美上游“巨无霸”。至于医美中游的服务端,目前在国内也仍然处于出清和行业逐步规范的阶段,这个节点以产业的方法介入到可以真正为医美中游“立标杆”的服务端中,不失为很好的时机。


×
妇幼保健
健康养生
两性健康
奇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