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6月6日是第九个“中国房颤日”,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携手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启动“医路相伴”——2021中国房颤日疾病科普公益传播项目。本次活动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马长生教授指出,房颤管理已进入“节律控制”时代,呼吁房颤患者应积极控制心脏节律,“同防共治”可能出现的心脑疾病。
房颤患者应警惕卒中发作,抗凝药物有效预防房颤相关卒中
医疗资讯网了解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副主任、心律失常一病区主任姚焰教授介绍,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的心房电生理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随着老龄化加剧,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及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在我国发病率快速增高,房颤位于这些疾病的“下游”,发病率随之上升。

马长生教授说,房颤患者心房内尤其是血流缓慢的心耳内生成血栓的风险显著升高,一旦这些血栓形成并脱落,随着血流进入脑部可引发脑血管栓塞导致卒中。因此,防止血栓形成是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关键。
CHA2DS2-VASc评分
目前对血栓栓塞风险的评估主要依靠“CHA2DS2-VASc”评分,既往有血栓栓塞病史、年龄≥75 岁这两项因素可成倍增加患者血栓风险,分别计2分。年龄>65 岁、高血压、心衰、糖尿病、女性和血管疾病(血管疾病是指心肌梗死、复合型主动脉斑块、严重冠心病以及外周动脉疾病)等也是血栓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分别计1分。CHA2DS2-VASc评分最高9分,评分≥2 的男性和评分≥3 的女性为血栓栓塞高危人群,需口服抗凝药物。口服抗凝药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卒中风险。评分低于上述区间的患者需视具体情况做出个体化决定。患者在确诊房颤后,应与医生共同评估栓塞风险,制定抗凝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常规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这些药物并不能预防房颤导致的卒中。正在使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在抗凝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警惕药物带来的出血风险。
乳腺癌容易盯上哪些人?
白带发黄是宫颈癌的警示吗?
超高龄生育,这几件事你准备好了吗?
孩子发烧、恶心、呕吐!竟然是心理出了问题
数据显示我国女性平均预期寿命突破80岁
健康早知道:你的子宫还“年轻”吗?
打了胰岛素,血糖为什么没有降?
多囊卵巢,如何才能尽快怀孕?
女性更年期如何保持健康与美丽?
坚持早睡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抑郁的人,这4类食物尽量少碰,或助改善情绪
多吃3样粗粮,健脾胃,营养滋补暖身
南京一男子每天1包烟4年2次心梗
小小“杨桃”是个宝,养颜美容抗疲劳
多吃三种美食,润肠排毒,美容养颜,滋养子宫
天天吃二甲双胍,为何血糖不降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