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生心脏骤停时,心脏停跳无法向大脑输送血液,短时间内脑组织会缺血缺氧而坏死。如果在最快时间内实施急救,1分钟内抢救成功率大于90%,4分钟内抢救成功率降至50%,超出这个时间脑细胞将承受不可逆转的损害,死亡风险极高,因此被称为“黄金4分钟”。
	  但是在实际场景中,急救人员很难实现,在4分钟内赶到现场。医疗资讯网了解到AED的存在让患者在“黄金4分钟”内,被实施急救变为现实。AED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除颤的急救设备,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成功率远高于徒手心肺复苏。
	  
	  一起来学习下AED使用方法:
	  
	  急救步骤:
	  
	  心肺复苏
	  
	  发现心脏骤停患者后需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同时尽快取得AED给患者进行电除颤,才是唯一能够给患者提供活下去的机会的方法。
	  
	  胸外按压把心脏内的血液"挤"向全身(尤其心、脑)暂时维持供血。靠人工呼吸暂时维持呼吸。
	  使用AED
	  
	  ① 开盖子
	  
	  掀开AED的盖子,打开电源开关。
	  
	  ② 贴电极
	  
	  根据语音提示,解开患者上衣,撕开“电极片”,按照图示贴在患者胸前。
	  
	  ③ 插导线
	  
	  把“电极片”的导线插入AED主机,主机会进入自动分析。
	  
	  ④ 自动分析
	  
	  主机分析过程不要触碰患者,如果分析到了可以电击的情况,机器会自动充电。
	  
	  ⑤ 电击
	  
	  充电完成后,语音会提示按“电击”按钮,完成电击。过程中同样不要触碰患者。
	  
	  ⑥ 心肺复苏
	  
	  第一次电击完成后,立刻开始心肺复苏施救,无需取下电极片。
	  
	  ⑦ 再分析
	  
	  每2分钟AED主机会再次自动分析,如有必要会再次建议电击。
	  
	  注意在患者抢救过程中,不要频繁中断按压,AED连接后如果没有语音提示“停止按压”,则一定要保持按压直到专业救护人员到场。
	  
	  请不要担心——
	  
	  不必担心判断失误而“电”错人,AED会自动分析。如果没有恶性失律失常,主机不会充电,语音也不让你『电击』。
	  
	  不必担心陌生人没有救回来会承担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